古时,人们把农历大年初一称为元旦,是传统意义的新年。元旦,又称新正、元正、春正、履端。清宫中的新年一般从腊月初一开始,至正月二十日左右,历时近两个月。无论是平民百姓还是皇帝,都希望在元旦时大吉大利,并以特定的活动来表达对新年的美好祈愿。
宁寿宫养心门
清代自雍正朝起,每年在元旦日都会举行“明窗开笔饮屠苏”礼俗活动。
养心殿东暖阁
大年初一的子时,在爆竹声中,皇帝便早早起床,先净面着冠服,行完拈香礼后,来到养心殿东暖阁明窗前,亲自往金瓯永固杯内倒入屠苏酒,在玉烛长调的烛台上点燃红烛,用万年青毛笔写下新年吉语,祈愿新的一年国泰民安。
御用万年青笔
社稷永固、千秋万代是历代帝王的不懈追求,皇帝们便在新年之际举行各种形式的祈福活动。据嘉庆帝在嘉庆十二年《元旦试笔》“玉烛金瓯祖考贻,明窗试笔迓鸿禧”一句夹注,每年元旦子刻,在养心殿东暖阁明窗处,有“开笔之典”,“案设金瓯一,中注屠苏;玉烛一,手引发光”。可见,金瓯永固杯、屠苏酒、玉烛和万年青笔是明窗开笔大典的重要道具。
乾隆皇帝在每年的元旦开笔之后,还会即兴写下数首诗词
明窗开笔金瓯永固
金瓯永固杯
金瓯永固杯是清代皇帝在元旦举行明窗开笔大典时的专用酒杯,寓意疆土完整、政权永固、国家繁荣。金杯制作于乾隆六十二年,这一年实际上是嘉庆二年,因为当时乾隆是太上皇,所以宫中仍以乾隆纪元。此金杯外壁满饰大小不一的缠枝花卉,两侧各有夔龙耳作为装饰,且以三象首为足,通体缀以珍珠,红、蓝宝石和碧玺等珠宝,“集多种贵重材质于一体”。杯沿一面铸“金瓯永固”,另一面则是“乾隆年制”。
每到元旦日的子初一刻,御茶房首领用金、银柿子壶盛装屠苏酒二壶,金柿子壶交养心殿总管倒在金瓯永固杯内,安放在养心殿东暖阁供设;银柿子壶交乾清宫首领倒在铜(金)瓯永固杯内,安放在乾清宫西暖阁供设。因为嘉庆元年以后,太上皇乾隆和当朝皇帝嘉庆都要举行各自的开笔仪式,所以大典时是要同时用两只金杯的。
金瓯永固杯
其实,金瓯永固杯一共有四只,今天我们看到的只是收藏在故宫珍宝馆的那一只,而另外三只分别收藏在台北故宫博物院和英国伦敦的华莱士典藏博物馆。那么,两只金杯为何流失到英国去了呢?根据华莱士博物馆资料介绍:它们为法军上校杜潘于1860年从圆明园掠得,华莱士爵士在1872年伦敦拍卖会上购得。如此看来,当年的四只金杯应该是分为两组:一组在紫禁城中使用,一组送至圆明园备用。如今这四只金杯虽然都存于世,但天各一方,不知能够重回紫禁城。
青玉烛台,上小下大各一梅花盘,大玉盘底镌刻“玉烛长调乾隆年制”八字,下有木座承托。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屠苏”是什么呢?唐代农学家韩鄂所撰《岁华记丽》认为,“屠苏”是茅草屋的名字,屋主人每年岁末把药装在囊袋里并泡在井底,待元旦日取出掺入酒中,众人喝后不会得疫病。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所撰《本草纲目》中也有记载:“屠苏”是一种草药,这种药可驱鬼消灾。不难发现,“屠苏”与驱疫草药密切相关。屠苏泡酒后,具有“防疫”的功能。即说明在新年饮屠苏酒可以避瘟驱疫。
宫中的屠苏酒是怎么制作的呢?有资料显示:每年到了除夕日的中午,茶膳房首领会同药房首领将大黄、桔梗、白术、肉桂各一两八钱,乌头六钱、菝葜一两二钱研成细末,用缝囊装好,悬在药房井内,距水面三尺。正月初一子初取出,用木瓜酒一斤、冰糖面五钱一同煎熬四五个开儿之后,屠苏酒便告制成。
北宋政治家王安石的《元日》诗中载有“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说明古人认为喝屠苏酒与放爆竹一样,均属于新年到来的象征。对于清代皇室而言,除明窗开笔饮屠苏外,皇帝在元旦日还会与后宫家眷、文武百官、番邦使者等人共饮屠苏酒,共贺新年。
明窗开笔所用器物
明窗开笔、饮屠苏酒的习俗,始于雍正帝。而实际上,雍正平时是不怎么喝酒的,据《清实录》中记载:“朕实天性素不能饮,内外之所共知”。由此可知,雍正帝在新年饮屠苏酒,其主要目的是希望新的一年能够消灾驱疫。
不仅如此,清帝饮屠苏酒还有多种讲究,如皇帝在“明窗开笔”礼俗中,须择新年子时饮酒,寓意新年、新月、新日、新时开始;选金瓯永固杯盛酒,寓意政权永固;饮酒时面朝东,寓意迎接新的朝阳等。可见,清代皇帝在新年饮屠苏酒的习俗,是我国年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皇帝也和我们百姓一样,希望新的一年能够驱病迎祥,家国平安!
www.tusujiu.com 屠苏酒,屠苏传奇,山东屠苏酒业有限公司